中医基本常识---中医论治 本网站编辑:大红花 源自网络转自移动家庭中医院 2022-11-12 面部黄褐斑的中医论治 黄褐斑是发生在中青年女性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皮肤病,男士也偶有发生,但不多见,这个病虽然不痛不痒,但严重影响美观,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严重的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广大女性患者朋友也是为了治它而一掷千金,在所不惜,必欲除之而后快。 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个病分肝郁气滞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等症型,临床分别采用丹栀逍遥丸、六味地黄丸、血府逐瘀口服液,桃红四物糖浆等治疗。 但效果不稳定,不理想,西医认为该病和患者闪分泌失调有关,治疗也是从调节内分泌着手,但效果更不理想,笔者认为治疗此病应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待它,才符合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 纵观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尤其女性朋友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又要忙家务,早己身心俱惫,心力交瘁,由此造成了焦虑、失眠、腰背酸疼、视物模糊、手脚冰凉、白发,这些肝肾亏虚的症状,根据治病求本的治则,如果不从补益肝肾的角度着手进行治疗,而单纯的抑肝扶脾、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效果会功倍事半,折功而返。 笔者近几年从补益肝肾的角度治疗此病,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病人黄褐斑淡化的同时,精神、睡眠、食欲、气色均同步改善,长时间怕冷、上火、便秘亦逐步消失,远期效果卓越。 由此我想到我们中医治病的两大基本原则:整体观念辨症论治犹如鸟的两个翅膀不可偏废,缺一不可,但是当今有很多同仁重视辨症论治,而忽视了整体观念。 清朝学者陈澹然有这样一段名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认为这段话不仅适用于治国、政治、军事的斗争原则,且更适应于我们行医看病,足以成为我们医家的座右铭,指导、辅佐我们以更高,更远的眼光,来为患者解除痛苦,济世苍生! 早养胃 午养心 晚养百脉 常说养生,从日常生活节奏来说,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养生的重要节点。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可以事半功倍,坚持下去,持之一恒,必然会收获健康。 第一件大事:早上养胃 黄金时间点:早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之时,是养胃的好时机,此段,气血流经胃经,养胃的最好办法就是按时吃早餐。 在现实生活中,辰时即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是人们赶着上学、工作的忙碌时间,所以为了赶时间早餐都被忽略不计了,却不知,不管有多忙,一定要吃好早餐。 此时辰胃肠的活动最强烈,而食物对器官有濡养的作用,食物的濡养会让胃肠经脉得到气血的补偿。 在此时段太阳升起,天地之间的阳气占据主导地位,人体也是同样,人在此时间段吃早餐最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可现如今,胃病已成了现代人的“家常便饭”。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即使是没有胃病者,也要特别注意对胃的保养。当然,吃早餐不是瞎吃,有讲究,早餐吃温热的食物,胃的作用是“受纳腐熟水谷”,意思是,胃除了要接受食物外,还要把食物磨碎并进行初步消化。 那么要把食物腐熟,没有足够的温度是不行的。所以说,中医认为“胃喜温恶寒”。因此要少吃水果、牛奶、生菜一类的食物,应多吃五谷类的熟食,如包子、馒头、粥类、面条等。 什么是寒痹 那么什么是寒痹呢?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寒即是寒邪,痹就是痹阻,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寒邪痹阻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而导致的疾病。 寒痹属于痹证的范畴,《黄帝内经》中讲过,痹证是风、寒、湿三气同时侵犯人体所致的,其中风邪偏胜的称为行痹,寒邪偏胜的称为痛痹,湿邪偏胜的称为着痹。 其中痛痹即为寒痹,也就是说它即使名为寒痹,也并非仅仅由寒邪导致的,而是有风邪和湿邪参与,只不过寒邪较重而已,行痹(风痹)和着痹(湿痹)也是如此。 中医常说“寒性凝滞”,这也很好理解,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气血被冻住了”,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就表现为剧烈疼痛。 既然是被冻住了,那么遇到温暖的东西,自然会慢慢融化,这就是得温则减,同样的,遇寒加重也是这个道理。 本网站大红花温馨提醒: 治病救人,是中医的全统中华文化和优秀的医德,但各人身体有差异,在治疗中,请能遵从中医师嘱咐,或对自己的治病自负责任,本网站提供的中医常识,谨供大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