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是我州古老的茶区,茶叶种植历史有600多年。明朝万历年间,著名将领、总兵邓子龙率兵驻扎晴隆时,对晴隆茶夸赞不已,并在城南木鱼坡古驿道旁建造“莫忙亭”,为来往客商提供饮茶歇脚的地方,还亲自撰写了咏颂名茶的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打碗酒来”。自清朝和民国以来,晴隆的“沙子”茶名气更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晴隆县调查发现,境内有大苦茶、红茶树、半坡大茶树等大树茶品种约10万株,并发现了“红药红山茶”和“红瘤果茶”。1980年7月9日,贵州省野生茶调研组成员卢其明在“红药山茶”新种发现地的箐口公社笋家箐发现了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地质研究所以及贵州省茶科所等专家现场勘查,初步认为是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的茶籽化石。新中国成立后,茶叶在晴隆县境内得到广泛种植,当时生产的红碎茶是国家免检出口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9年,该县茶园种植面积达4.5万亩,投产茶园面积3万多亩,产干茶800多吨,产值80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