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编辑
概述2013年,黔西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8.91亿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总收入完成126.3亿元,增长2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38亿元,增长28.8%。财政支出完成209.61亿元,增长15.7%,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50.18亿元,增长16.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5.29亿元,增长26.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4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7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2]
第一产业2013年,黔西南州农业增加值完成85亿元,增长7.0%。2013年全州粮食总产量91.8万吨,同比增长4.5%,烤烟产量增长15%以上。甘蔗播种面积完成36万亩,实有茶园面积1.3万公顷,增长25.5%。[6]
第二产业2013年1-11月,黔西南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64.66亿元,完成增加值166.22亿元,同比增长15.5%,与铜仁市并列全省第5位,高于安顺、毕节和遵义市。 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黄金完成14028.66千克,同比增长50.1%;水泥完成497.58万吨,增长41.7%;白酒完成3900千升,增长14.7%;发电量完成175.77亿度,下降19.6%,化肥完成29.71万吨,下降17.4%;铁合金完成28.49万吨,上升6.9%;碳化钙1.93万吨,下降72.5%;烧碱(折100%)完成600吨,下降97.7%。[6]
第三产业2013年1-11月,黔西南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为540.56亿元,增速38.2%,增速排全省第3位。 2013年1-11月,黔西南州限上批发企业商品销售额完成136.74亿元,同比增长28.1%;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完成67.42亿元,同比增长20.9%;住宿企业营业额完成2.16亿元,同比增长32.3%;餐饮企业营业额完成1664.2万元,同比增长95.7%。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62.24亿元,可比增速25.9%。[5] 2013年,1-11月中西药品类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2%、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4.4%;汽车类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2.5%;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同比增长25.3%;通讯器材类手机促销同比增长67.2%。 2013年11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40.43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310.71亿元,同比增长19.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0.07亿元,同比增长25.4%,全省排第四位。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之和同比增长20.7%。
文化编辑
民俗风情
概述 民族节日主要有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毛杉树歌节”;苗族“二月二”走亲节、“八月八”风情节、“采花节”(又叫“跳花坡”);彝族“火把节”等。民族歌舞,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被誉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 绣花节 每年的正月初八,晴隆县碧痕镇新坪村民族组的文化广场上,鼓笙齐鸣,苗族男女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祈福欢庆一年一度的苗族“绣花节”。“绣花节”是当地苗族同胞创新的一个节庆,十里八乡的数千各族群众都会赶来参与,共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7] 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源于布依族群众中流传的一个凄美传说,是布依族群众纪念布依族青年查郎、白妹为了忠贞的爱情,不畏强暴双双殉情的日子。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相邻县(市)的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身着节日盛装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汇聚到这里载歌载舞,表达他们对忠贞不渝爱情的追求和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查白歌节被称为中国布依族的“情人节”,并在2006年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六月六 “六月六”又称“敬秧苗”、“敬青苗”、“敬谷神”。相传谷神是由自己的老祖先演变而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布依人都要在本村集会,举行对歌比赛,同时还举行其他一些样式的民俗活动,也是人们交朋结友,青年男女浪哨的机会。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 毛杉树歌节 “毛杉树歌节”是义龙新区德卧镇毛杉树村布依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逢农历三月初三后的第一个“蛇场天”,该活动都会在毛杉树村举行,主要是后人为了纪念传说中为民除害而牺牲的两位民族英雄。活动一般包括山歌对唱、“浪哨”找情侣、祭奠神寨等,在南盘江流域一带有着深远的影响,2005年被收录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 阿妹戚托 阿妹戚托源于生活的一种舞蹈,十二个基本动作,大多源于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比如栽秧、薅秧、放鸭子、喂狗饭等,而舞蹈的中心意思是姐妹们向即将出嫁当新娘的姑娘表达深深的祝福之情,并用12种代表不同意思的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后要勤劳节俭,敬老爱幼,家道才能兴旺,日子也才能红红火火。[11] 八音坐唱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布依八音,是指流传于安顺关岭、镇宁至黔西南贞丰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布依八音又叫"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12] 布依戏 “布依戏”原称“土戏”, 发源于册亨县的乃言乡(今八渡镇)。有剧目《罗细杏》、《一女嫁多夫》、《三月三》等。[13] 火箭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人们聚集在兴仁县潘家庄大兴,白天在田野里对唱山歌,弹琴,吹笛、吹木叶,互诉衷肠。黄昏时刻陆续开始“打炎箭”,深夜“扫寨”,然后至寨子尽头处用一支竹制弓箭射往寨外,表示胜利。并杀公鸡、鸭各一祭祀。
旅游
编辑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16] 、万峰林[17] 、万峰湖[18] 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以下风景区50多个。文化遗址有 “兴义人”古文化遗址,万屯、交乐古墓群,贵州龙化石;名胜古迹有安龙招堤、明十八先生墓、兴义府试院、五省会馆、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文化遗址、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等。[2]
兴义马岭河峡谷兴义马岭河峡谷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16] 。 兴义马岭河峡谷全长74、8千米,宽50——150米,最深处280米,素有“天沟地缝”、“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之称。谷中上百条瀑布、三百万平方米钙华瀑和各种珍稀植物是最大的看点。 马岭河峡谷漂流被誉为“中华第一漂”,1998年,中国首届国际激流皮划艇漂流赛在此举办,2005年,中国奥委会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激流皮划艇第一次全国公开选拔赛也在马岭河峡谷举行。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位于兴义城东北6公里,马岭河发源于乌蒙山系白果岭,上游叫清水河,中游因两岸有马别大寨和马岭寨而称马岭河。在长约15公里的峡谷中,两岸峭崖对峙,这是一个以雄、奇、险、秀为特色,由彩崖峡、天赐石窟、彩虹锁天、回峰崖、五里幽谷、瀑布群、壁挂崖、龙头岛等景点组成的自然风景区。 马岭河发源于乌蒙山脉,是南盘江北岸的重要支流,横穿兴义市境内80余公里,由于水量充沛,落差大,河水的下切能力强,竟在平川上切出一条狭窄幽深的地缝峡谷,人称为“地球上美丽的伤疤”,这种结构在全球极为罕见,因而马岭河峡谷有“天下第一缝”之称[16] 。
兴义万峰林兴义万峰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17] 。 万峰林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是国内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喀斯特峰林。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这样称赞万峰林:“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峰林中错落分布着田园小河、布依小寨,人与自然和谐共融[17] 。 万峰林附近寨子里的布依人大都能歌善舞,世代相传的布依八音被称为“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17] 。 万峰林是由兴义市东南部成千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不少游人誉为“天下奇观”。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过万峰林,赞叹这片连接广西、云南的峰林:“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相传还发出这样的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17] 。
兴义万峰湖万峰湖位于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平湖明珠,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整个水域湖深面广,水质好,溶氧高,温度适宜,中下层水流交换快,水体透明度高达2米以上。 万峰湖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是珠江三角洲水质调济的重要源泉,是“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水源供给地。湖内岛屿与半岛80余个,大小港湾湖汊50多处,内湖2个。 万峰湖沿岸峰林、石林、溶洞、天坑、森林密布,构成众多的景观景点[18] 。 万峰湖美景天成,鱼肥水美,钓者云集,被誉为“野钓者的乐园”,在国际国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18] 。
大黄果树旅游圈 包括安顺独特雄奇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涵盖天星桥、郎宫、龙宫、格凸河、关岭国家古生物地质公园、地球大裂缝-花江大峡谷、天龙屯堡、云峰屯堡,及正在开发的多个旅游民族村寨,面积达120多平方公里。 安龙招堤风景名胜区 安龙招堤风景名胜区东起刷把寨,西至泓芙蓉宾馆,南起卧龙洞, 北至313省道,总面积为18.39平方公里。该风景名胜区是以十里荷香、绿海平湖、海庄田园为主要特色,兼有南明文化等人文遗迹。划分为招堤景区、十里荷香景区、绿海景区、海庄景区和元宝山景区5个景区,包括30个景点。[19]
明十八先生墓 明十八先生墓位于安龙县新安镇马场坝天榜山南,形成于永历六年(1652年),是南明永历朝臣吴贞毓等十八人的合葬墓。 兴义府试院 兴义府试院,位于安龙城南桅峰山下,今安龙一中校园内。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兴义知府张锳(张之洞之父)主持建成,与稍后增建的珠泉书院连为一体,形成规模宏阔的建筑群。 晴隆“二十四拐” “二十四到拐”公路整修改造完成,确保了中国重组的数万远征军顺利出征、和中国驻印军的胜利会师。1988年,晴隆县将“二十四道拐”公路定为文物遗址加以保护,并在入口处立了一块石碑:“晴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道拐”。
来源:网络 |